湖南工业学院学子化身小记者 收集居民“幸福感”
发布日期:2025-07-16 浏览:次“现在的交通比过去是真的发达很多了,要感谢共产党把路修好了!”学华村里一群老人正在大树下纳凉谈天,一位老爷爷面对来访的大学生“小记者”,脸上洋溢着笑容。近日,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汽车工程学院“汽”航先锋实践团的11名学子,化身“乡村小记者”,深入长沙市岳麓区学华村开展调研。他们穿梭于村舍巷陌,与村民围坐拉家常,用笔尖和镜头细心捕捉乡村振兴路上的点滴“幸福指数”。
实践团聚焦学华村发展的“关键事”展开调研,涵盖经济、教育、社会、社区环境和医疗卫生等多个领域。“小记者”们通过与村民拉家常的形式,详细了解村里的真实状况。“科技发展让我每天的出行更加便利、通讯更加快捷、生活水平越来越高,这是我觉得最幸福的三件事!”村民们欣喜地细数着身边的变化:道路硬化了、路灯亮起来了、老年人坐车方便了,社区广场活动更加丰富、垃圾也有人定时清理、孩子们在家门口就能上好学,义务教育一个都没落下。 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进步,是大家幸福感的坚实基石。与此同时,村民们也表达了对未来更美好生活的期待,比如期盼提供更多家门口的就业资源,让年长者也能有赚钱的机会;希望孩子们能享受到更优质均衡的教育资源,特别是课后关怀。志愿者们将这些温暖的肯定和真诚的期盼,一一详实记录,并形成调研报告。
本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以其丰富的内容,吸引了200余人次学生参与。其中,“奇妙知识之旅”包括交通安全和防溺水安全知识宣讲,通过故事分享、急救演示和互动问答讲解急救要点,红色知识宣讲则以《金色的鱼钩》等红色故事为引,带领孩子们感悟革命精神;“创意小工坊”让小朋友在手工涂色、拼搭积木、灯笼制作等创作中发挥想象,其中洋洋同学创作的《战争中冲锋陷阵的号手》,尤为亮眼;“银龄关怀计划”让青年学生聆听到了老年群体的心声,在促膝长谈中了解岁月故事;“幸福快照馆”则通过一张张全家福让关怀与温暖直抵心田。值得一提的是,该活动也是湖南省高校辅导员综合发展工作室中师生宣讲团的实践项目,将理论指导与基层实践深度融合。
此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是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深化实践育人的重要举措。学生不仅将课堂所学应用于社会调研、知识宣讲、关爱服务等具体实践,更在服务乡村的过程中锤炼了群众工作能力、增强了社会责任感和家国情怀,生动展现了学校将社会实践作为“行走的思政课”所取得的育人实效。活动有效引导青年学子在乡村振兴的广阔天地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实现了实践育人与服务社会的双赢。
文/ 汤灵 谢江霞 周晓
图/ 李成达